2017年顯示器發(fā)展趨勢
顯示器的概念還沒有統(tǒng)一的說法,但對其認識卻大都相同,顧名思義它應該是將一定的電子文件通過特定的傳輸設備顯示到屏幕上再反射到人眼的一種顯示工具。下面是學習啦小編帶來的關于2017年顯示器發(fā)展趨勢的內容,歡迎閱讀!
2017年顯示器發(fā)展趨勢:
隨著現代影像技術的日新月異,在現在舞臺演出中,利用LED電子顯示屏進行舞臺活動已經屢見不鮮。在國外,捷克舞美設計家斯沃博達以運用影像進行舞臺營造而著稱,他對影像的運用已經達到了難以企及的高峰。 現在在國內舞臺演出中運用LED電子顯示屏已經非常頻繁。它的表現力非常豐富:可以模擬實景,再現自然。也可以出現效果圖像,還可以用來展現資料等等。
它有傳統(tǒng)布景所無法比擬的靈活性和虛擬性,又有燈光系統(tǒng)所具備的部分光源特點,如大屏幕是利用發(fā)光二極管制作,通過本身的光源性能摸擬出現形態(tài)迥異的現實空間造型,還能表現出燈光的光效效果。它所傳達出來的信息已經很難用傳統(tǒng)的布景或者燈光來界定它,就象用電腦燈打在天幕上的圖案所形的效果一樣,具有相類似的特點,目前還沒有新的術語來描繪它,姑且也稱之為“光景”吧。 在國內早期的舞臺演出中。
LED電子顯示屏最早是僅僅作為展現視頻資料,同步視頻圖像為主。在當時的舞臺演出中,舞臺工作者并沒有將其納入舞美的范疇,只是因為顯示視頻圖像而存在,但是隨著對其新鮮感覺的消失,對于我們觀眾已經形成了審美疲勞,當時此類用法在國內演出中已經泛濫。隨著演出交流的發(fā)展,舞臺工作者演出觀念的變化,這種情況已經得到了明顯的改善,而且在某些演出中,LED電子顯示屏已經作為舞臺美術中極其重要的構成元素出現了。 觀眾從影像中所獲得的信息要遠大于傳統(tǒng)舞美布景和燈光等機械的物理載體所表現出來的信息。
在影像中,我們所看到的并非僅僅是影像設備所模擬的各種效果,它把我們帶進了我們可及的范圍--并不一定是手臂可及的范圍,也可以是思維,意識,觀念或是其他抽象概念上的某種可以知的范圍。例如在2004年的讓雅爾紫禁城電子音樂會中,利用影像設備所投射的巨龍圖案,覆蓋在舞臺后區(qū)的巨大裝置上,所傳達出的感覺是現代元素與演出環(huán)境(紫禁城)完美的結合。宛如一條巨龍在古老宮城中的游弋,在陌生而悠揚的音樂聲中,它讓我們感覺到的不僅僅是伴舞般的烘托氣氛,看到那熟悉的龍形在空中穿游,我們應該想到的是更多更多。伴隨著影像設備的技術發(fā)展,使以前傳統(tǒng)布景所無法實現的景像自如變化,在LED電子顯示屏用來顯得輕松自如。
如2004年,央視的《百年小平》,《春節(jié)晚會》等大屏幕的使用,已經充當了相當的布景功能。在演出中,大屏幕出現與演出節(jié)目相匹配的畫面,代替了布景功能。 但它是由影像設備所營造出的虛擬畫面,它給了我們想象的空間,它比實景更有氣氛。傳統(tǒng)舞美布景是用具體的物質材料構造,具有可視的外部樣式,給觀眾以實體般的感受。而影像畫面的感覺是介于寫實與寫意之間,用真實具體的虛擬圖像來表達意圖,。
根據節(jié)目的內涵和意義對影像畫面進行提煉,選取相匹配的畫面來表現,不但給觀眾帶來新的審美享受,而切形成了新的審美期待和審美聯(lián)想。在國內的演出中,也有亂用影像設備,影像的運用游離于節(jié)目的劇情之外,進行的是毫無意義的堆徹,現場畫面無節(jié)制的疊加等等它帶給我們的不是賞心悅目,而是雜亂無章。它忽略了對于觀眾的互動性思維,沒有形成有效的反饋,造成了我們的審美疲勞和視覺污染。這點尤其值得影像工作者的注意。
相關閱讀推薦:
液晶即液態(tài)晶體,是一種很特殊的物質。它既像液體一樣能流動,又具有晶體的某些光學性質。液晶于1888年由奧地利植物學者Reinitzer發(fā)現,是一種介于固體與液體之間,具有規(guī)則性分子排列的有機化合物,液晶分子的排列有一定順序,且這種順序對外界條件,諸如溫度、電磁場的變化十分敏感。在電場的作用下,液晶分子的排列會發(fā)生變化,從而影響到它的光學性質,這種現象稱為電光效應。
通常在兩片玻璃基板上裝有配向膜,液晶會沿著溝槽配向,由于玻璃基板配向溝槽偏離900,液晶中的分子在同一平面內就像百葉窗一樣一條一條整齊排列,而分子的向列從一個液面到另一個液面過渡時會逐漸扭轉900,也就是說兩層分子的排列的相位相差900。一般最常用的液晶型式為向列(nem 不同種類的顯示器 atic)液晶,分子形狀為細長棒形,長寬約1-10nm(1nm=10Am),在不同電流電場作用下,液晶分子會做規(guī)則旋轉90度排列,產生透光度的差別,如此在電源開和關的作用下產生明暗的區(qū)別,以此原理控制每個像素,便可構成所需圖像。
2017年顯示器發(fā)展趨勢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