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人教版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2)
2017年人教版高考語文模擬試題答案
一 閱讀 80分
(一)
1.答案示例:將自己的經歷融入哈姆雷特這一形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2.B
3.答案示例:“法官”式的文學批評預存標準評判作品美丑,用反省的理解,冷靜而不雜個人情感。
4.C
5.B
6.答案示例:
相同之處:文藝作品的欣賞者應通過直覺讓自己的情感與作品形象產生交流,由此得到真正的美感經驗。
不同之處:印象派的文學批評是純粹個人的,全憑直覺。而作者認為文學批評不是純粹個人的,還應結合考據;也不能全憑直覺,還應說出美丑好惡的道理。
(二)
7.答案示例:第①段用“自己踩在了自己的骨頭上”來比喻“站在干涸的湖底”,表現出痛感的切身、劇烈;用“骨頭”突出湖的干涸;骨頭是身體的一部分,隱含湖與人不可分割的意思。這一比喻貼切形象,具有很強的表現了。
8.以記憶中艾比湖難以忘懷的美麗來反襯現實中艾比湖的殘敗,表達痛惜之情。
9.答案示例:在抒情散文中列舉數據和年份,能具體確切地表現出湖泊消失數量之多、速度之快、地域之集中,更好地抒發(fā)了作者痛苦無奈的情感,也能給讀者觸目驚心的感覺。
10.答案示例:題目中的“湖”不僅指艾比湖,還指向眾多境遇相似的湖;“殤”為非正常死亡,隱含了作者悲傷、擔憂、譴責等復雜情感。
11.答案示例一:作品善用情緒色彩濃重的詞語,如“泯滅”“吶喊”“挖掘著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齊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個字數一致的“那些……”描繪四幅圖畫,既有形象的美感,也有形式的美感;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麗的服飾和迷人的發(fā)髻”“魚缸里的魚”等,貼切而富有創(chuàng)造性。這些語言運用上的特點,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達到以情動人的效果。
答案示例二:作品多用情緒色彩濃重的詞語,如“泯滅”“吶喊”“挖掘著墓穴”“悲哀”等;多用整齊的句式,如第⑫段以四個字數一致的“那些……”;多處運用了比喻、擬人等手法,如比喻有“美麗的服飾和迷人的發(fā)髻”“魚缸里的魚”等。以上這些與作者的強烈情感是一致的。但我認為寫文章不應滿足于個人情感的宣泄。本文在遣詞造句中情感注入過多過濃,未加沉淀節(jié)制,給人泛濫甚至虛假的感覺,降低了作品的感染力。
(三)
12.(1)賢者能勿喪耳 (2)青海長云暗雪山 (3)水隨天去秋無際 (4)兩三航未曾著岸 (5)山河破碎風飄絮 (6)知止不殆 (7)疑義相與析 (8)夜深千帳燈
(四)
13.D
14.D
15.答案示例:首聯以景寫情,三城邊防堡壘白雪皚皚,傳達憂國之情,看到送別之地,流露思家之情。頷聯接著第二句,通過寫兄弟遠隔,自己孤身飄零,表達對親人的思念及自己的悲苦之情。頸聯暗接全詩第一句,寫自己年老多病、無以報國,表達無奈和郁悶之情。尾聯下句直接表達對家國之事的憂慮。
(五)
16.(1)連綴,寫作 (2)安撫
17.(1)A (2)C
18.C
19.答案示例:每次于吳人交戰(zhàn),約定好日期才出戰(zhàn),不用偷襲的方法。將帥中有想進獻詭詐計謀的人,(羊祜)就拿出美酒讓他喝,使他說不出口。
20.答案示例:不謀權私
21.答案示例:(1)足智多謀 (2)聞過能改 (3)寬厚待人 (4)坦蕩磊落
(六)
22.答案示例:世人學習圣人不得要領。
23.D
24.答案示例:藤君勿齋的名稱來源于“四勿”,這與作者的修身理念十分契合,所以作者初見藤君就答應為他作記。
25.A
26.答案示例:修身應注重日常的人情事理,在視聽言動之間下功夫,從而臻于圣人之道。
27.評分標準
一類卷
能準確把握題意,立意深刻,選材恰當,中心突出,內容充實,感情真摯,結構嚴謹,語言流暢,有文采。
二類卷
符合題意,立意較深刻,選材較恰當,中心明確,內容較充實,感情真實,結構完整,語言通順。
三類卷
基本符合題意,立意一般,選材尚恰當,中心尚明確,內容尚充實,感情尚真實,結構基本完整,語言基本通順,偶有語病。
四類卷
偏離題意,立意或選材不當,中心不明確,內容單薄,結構不完整,語言欠通順,語病較多。
五類卷
符合以下一項即為五類卷:
(1)脫離題意。(2)文理不通。(3)全文不足400字。
猜你感興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