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1
近日,我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讀了《西游記》后,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jié)和唐僧師徒的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記》主要講述的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保護唐僧西天取經,一路上跟妖魔和險惡的自然環(huán)境作斗爭,通過堅持不懈 的恒心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的傳奇歷險故事。
書中讓我最佩服的,是孫悟空;書中讓我印象最深的,還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 話說唐僧師徒前往西天取經,到達宛子山。妖魔白骨精想吃唐僧肉,于是兩次施魔法變成村姑和婆婆,前來誆騙唐僧,卻都被孫悟空識破??墒前坠蔷凰佬?,最后又變成白發(fā)老翁前來尋親,但還是被火眼金睛孫悟空識破,不顧唐僧念咒阻止,揮棒將假老丈擊斃。白骨精化作青煙逃了。唐僧誤會孫悟空,以為他平白無故三次傷人,佛法難容,怒而逐走悟空。悟空苦苦哀求師傅,讓他留下來??墒菐煾覆淮饝瑢O悟空只好無奈暫時回到花果山。悟空走后,唐僧師徒就中了白骨精的奸計,被白骨精將唐僧和沙僧擄去,豬八戒在與白骨精的混戰(zhàn)中逃出,急忙奔到花果山,略施計謀,智激美猴王。悟空救師心切,不念前怨,毅然下山,變化老妖,巧入洞府,一番激戰(zhàn)打死白骨精,師徒四人愉快上路,繼續(xù)西天取經。
看完這個故事,我更加佩服孫悟空了,他那種不計較,知恩途報的精神值得所有人學習。他雖然出了很多力,卻從來不向唐僧邀功,為唐僧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雖然他也遇到過挫折,可是他從不放棄。唐僧由于是出生佛門,所以特別有愛心,不想傷害任何東西。豬八戒呢,他性格溫和,憨厚單純,有時也很英勇。他對師兄們的話言聽計從,對師父忠心耿耿,是個被人們喜愛而且同情的喜劇人物。沙和尚在保護唐僧西天取經路上,任勞任怨,忠心不二。別看他平時默默無聞,可是每次到了最后的關頭都是他來穩(wěn)定局面。
《西游記》給我的感想有太多太多,甚至又聯(lián)想到了許多,它被評為四大名著之一,可謂是當之無愧啊!《西游記》,這顆在歷史上耀眼燦爛的明珠,正閃爍著金色的光!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2
寒假期間,我閱讀了《西游記》這本神話小說。它主要講了唐僧在去西天取經的路上收了三個徒弟:武功高強的大徒弟孫悟空,貪吃偷懶的二徒弟豬八戒和老實努力的三徒弟沙和尚。他們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成功到達西天并取到真經。
我最喜歡的是第二十三回《借芭蕉扇》。唐三藏去西天經過火焰山,發(fā)現(xiàn)了一個問題:無法過火焰山!孫悟空急忙向村民打聽,村民們都說只有用羅剎女的芭蕉扇才能扇去那八百里的火焰。于是,孫悟空就去想辦法借扇子。
第一次去借扇子時,羅剎女不但不同意,還和孫悟空打了起來,被打敗后,只好答應獻出寶扇,后來孫悟空卻發(fā)現(xiàn)寶扇是假的,只好再去借扇子。第二次借扇子時,孫悟空聰明地變成了牛魔王的樣子,把扇子騙走了??墒牵D跻宦犝f寶扇被孫悟空騙走的消息后,就立馬變成豬八戒的樣子又把寶扇騙了回來。于是,孫悟空和牛魔王他們就斗起法來,無論牛魔王變成什么動物,孫悟空都能變成比他更厲害的動物,最終孫悟空把牛魔王徹底打敗了,牛魔王只好獻出真的寶扇,幫助唐僧師徒通過了火焰山。
看完這個故事,我終于知道為什么古人總說“生活里,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其實這和“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一樣,遇到困難,我們要像孫悟空一樣開動腦筋,多多想辦法,就能成功。這也像我學習溜冰一樣。
在我學溜冰的過程中,有一件事也曾經讓我非常郁悶,那就是我不會剎車,總停不下來。于是,我嘗試靠抓住身邊的東西來幫助我剎車??墒牵袝r候我身邊沒有東西能幫助我剎車停下來,我就只能直直地撞上去,摔倒了,剎車失敗了,身上很疼很疼的。我心里想:看來自學是沒有用了,我得再想想辦法!正當我苦惱時,突然想起了我的好朋友董師竹,她會溜冰剎車。于是,我就認真向她請教,她也熱心地告訴了我剎車的技巧:要前腳掌向上,利用鞋后跟的機關就可以了。于是,我按照她的方法練習了幾次,終于也成功學會了剎車,再也不會撞疼自己了!
朋友們,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方法總是會有的。我們一定要開動腦筋,想方設法去解決。記住,生活里,沒有過不去的“火焰山”!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3
《西游記》是我國古代文學百花園中一朵怒放的奇葩。自問世以來,不脛而走,風靡文壇,故事流傳,廣及民間,真可謂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雅俗共賞。我想作者在寫這本書的時候一定是絞盡腦汁,苦思冥想吧!
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這里面有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
師傅唐僧一心向佛,慈悲為懷,不畏艱苦;
大師兄孫悟空英勇善戰(zhàn),智勇雙全,是妖怪們的克星;
二師兄豬八戒好吃懶做,貪財好色,但他有一顆善良的心;
他們的沙師弟忠厚老實,吃苦耐勞,安于天命。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因為他能大能小,隨心變化,小到繡花針塞入耳朵,大到頂天立地,上伸可到三十三重天,下伸可以至十八層地獄,而且他還可以七十二變。我不僅僅為孫悟空的神通廣大喝彩,更對他的勇敢戰(zhàn)斗精神產生了敬佩之情。它讓我們明白了人生之路是崎嶇的,摔倒了只有爬起來,爬不起來就會在那個地方呆一輩子,永遠見不到另一邊天空的美麗。爬起來者,將遙望天空,把世界的美麗盡收眼底。兩樣人生只能任自己選擇,如果想要爬起來,就要靠自己。
在西行漫漫路上,孫悟空很有責任感,因而功績卓越,不怕困難,勇于與妖魔作斗爭,為保唐僧順利到達西天,它歷盡千幸萬苦,在師父被妖怪擒進洞中的時候,他十分伶俐,首先向山神土地神問明妖怪的來歷,再去與它們會一會,如果他被擊敗就向天庭搬救兵,他盡可能的選一些德才兼?zhèn)涞娜藖磔o佐它,企圖將其師父救出,盡管妖怪有多么厲害,多么難應付,最后都得成功。告訴我們不要向困難低頭,不要見它有強大,就屈服.退縮,我們應該迎難而上,勇于挑戰(zhàn),就會獲得成功。
這本書讓我領悟到辦成任何一件大事,都絕非易事,唐僧師徒四人取經,經歷了眾多的險難,正如我們的學習,我們小學升初中,初中升高中,到高中畢業(yè)考大學……但是,堅持就是勝利!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4
《西游記》是一本優(yōu)秀的神魔小說,它與《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并稱為中國古代四大名著。這本書記述了唐僧師徒四人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到西天取得真經的故事。
孫悟空在《西游記》中是一個個性特別鮮明,形象尤為突出的書中的人物描寫細微至極,惟妙惟肖,出神入化一般。孫悟空神通廣大,筋斗云十萬八千里,騰云駕霧,來去無蹤;唐僧一本正經,心地善良;沙和尚吃苦耐勞,誠懇老實;豬八戒好吃懶做,貪圖美色,但也有善良的一面。
在《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里,白骨精為了長生不老,想吃掉唐僧,先后變成了村姑、老婦人、老公公,來蒙騙唐僧。孫悟空火眼金睛,一眼就看穿了白骨精的詭計,可是三番五次都被不辨是非的唐僧阻攔、誤解,重重壓力下他仍不畏艱險,靠著機智勇敢、意志堅定、勇往直前的精神,最終消滅了妖精??蓪O悟空對師父的每一次誤解和懲罰卻從不辯解,從不抱怨,更不記仇,總是默默地付出,忠心耿耿、盡心竭力地保護他。他這寬容大量及默默奉獻的精神,值得我佩服。想想自己真慚愧,爸爸媽媽偶爾責罵我一下,我就發(fā)脾氣、摔東西,甚至以離家出走來威脅……
孫悟空在花果山稱“齊天大圣”,被激怒的玉帝派天兵天將捉拿他時,他卻毫不畏懼,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大鬧天宮。雖然最后他還是被如來佛壓在五指山下,但他這種敢愛敢恨,敢于反抗,勇于斗爭,永不服輸?shù)男愿瘢屛揖磁宀灰?。特別是在取經路上,千難萬險,孫悟空無論遇到多少困難也從未退縮,哪怕唐僧說灰心喪氣的話,八戒吵著散伙,他總是能以苦為樂,并樂觀積極地從旁加以勸慰他們一起克服,始終堅定不移,不改初心。哎,我在學習上一遇到困難就害怕,不是想辦法去解決,而是急著去問別人答案……
讀了《西游記》后,我覺得自己要向孫悟空學習,做一個堅強勇敢,意志堅定,不畏困難,永不言敗的強者。
《西游記》里一個個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讓人回味無窮,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形象時常在腦海浮現(xiàn)。有人說:“每一本書,都像一盞奇特的燈,不過它照亮的不是黑夜,而是求知者的心靈?!钡俏矣X得《西游記》不僅是一盞永不熄滅的長明燈,照亮了我的心靈,更像是一位無聲的老師,一位知心的朋友,它教我學會勇敢,學會堅強,學會寬容,學會樂觀,學會默默付出,不求回報……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5
《西游記》是一部古老的神話故事, 在我剛上小學的時候就在電視上看過.當時完全是被里面的動人的故事情節(jié)所吸引.時隔多年, 有幸讀到這本四大名著之一,心中甚是激動.作者吳承恩為我們描寫了唐僧和他的三個徒弟為求取真經, 從大唐徒步到西天, 一路上歷盡艱險, 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最終求得正果的故事.
從書中講述的師徒四個經過八十一難取真經的故事讓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執(zhí)著, 不畏艱險, 契而不舍的精神.雖然途中多有變故, 可最終堅持了下來,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學習的精神, 想想在現(xiàn)代社會環(huán)境條件這么優(yōu)越的情況下, 我做事常常是半途而廢, 虎頭蛇尾, 真覺得慚愧啊, 這樣下去,怎么能給自己的孩子豎個榜樣呢.以后我決定無論是做事還是做人, 都要學會堅持堅持再堅持, 以免再犯以前的錯誤.
書中的人物, 我最喜歡的是齊天大圣孫悟空.他在我的眼里就是一個不怕辛苦, 不畏艱難, 敢于面對妖魔鬼怪斗爭到底的人物化身.尤其在“三打白骨精”一章里, 他忍受著師傅頻頻念金箍咒的痛苦,用火眼金睛三次看穿妖魔并一網打盡, 最終被不懂魔法的師傅誤會逐出師門, 而后邊聽說師傅有難, 又馬上返回到師傅身邊, 讓其還原真人, 繼而又跟著唐
僧去西天求取了真經.他這種堅持真理, 不計前嫌, 知恩圖報的精神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屢見不鮮, 值得欣賞!唐僧一心向佛, 卻是凡夫俗子, 看不清妖魔鬼怪的伎倆, 屢屢上當受騙, 但他執(zhí)著求取真經的精神還是值得學習的.
還有貪吃好色懶惰善變的豬八戒, 一點也不辜負他的名號, 不過在書中他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如果沒有這類人的存在,就會讓生活缺乏一種樂趣.
沙僧是一個勤勞肯干踏實忠厚心地善良型的, 默默地奉獻著, 任勞任怨, 最終也取得了應有的正果.社會上還是好人多, 好人也都會有好報的!
作者通過師徒四人的形象特點, 加上曲折離奇的故事情節(jié), 讓我看后反復思考, 取其精華, 棄之糟粕, 學到了很多東西, 不愧為名著啊!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6
我喜歡的經典作品是著名的中國四大名著其中的——《西游記》,這本書是吳承恩寫的著名作品。不僅十分好看,而且十分引人入勝,令人百看不厭。
《西游記》寫的是齊天大圣孫悟空不平凡的出生和不平凡的經歷。在美麗的花果山里和水簾洞的生活后,與師父唐三藏、師弟豬八戒、師弟沙和尚展開了取經的旅途,在這不平凡的取經旅途之中,他們歷經了妖魔鬼怪、風雨雪霜,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了靈山,取到了真經,修成了正果。
《西游記》這本書塑造了五個主要人物:唐三藏:誠心向佛,極為善良;孫悟空:堅強勇敢,勇敢直前;豬八戒:樂觀開朗,心地善良;沙和尚:誠實可信,十分老實;白龍馬:默默無聞,無私奉獻。
每個人對《西游記》中的五位主要人物各有各的看法,我的看法是這樣的。唐僧:我個人認為唐僧有些自私,他餓了,讓徒弟們去找吃的,難道徒弟們不餓嗎?他渴了,讓徒弟們去找水,難道徒弟們不渴嗎?妖魔鬼怪來了,讓徒弟們來保護他,難道徒弟們的生命不寶貴嗎?但唐僧是善良的,在過火焰山的時候,就能看出來:唐僧等人來到火焰山,見到饑民便把干糧給了饑民們。我最喜歡孫悟空了。因為他助人為樂,聰明極了。因為他神通廣大,時刻保護著唐僧和師弟們,就好象現(xiàn)在的人民警察們,能分辨出好人和壞人、救死扶傷,救好人抓壞人,是正義的人,所以我喜歡孫悟空。豬八戒好吃懶做,但是孫悟空的一號助手,每天當開路先鋒,師父有危險了,他會奮不顧身的去救師父,卻不顧自己的生命。但他有許多壞毛病,如貪吃、好女色……豬八戒與孫悟空的本領相差十萬八千里,更別談得上光輝正大了,人們是喜歡豬八戒的可愛。沙和尚和白龍馬一樣,在取經的路上歷經艱辛,默默奉獻,他們倆忠厚老實,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值得我們學習。
看了這本書,我知道了在學習生活中要像唐三藏那樣誠心,要向孫悟空學習那樣勇于創(chuàng)新,在生活中,學習豬八戒的幽默風趣,學習沙悟凈誠實的品質??傊覑劭粗袊拇竺锏摹段饔斡洝?,因為它是四大名著里寫得最生動、最有神話色彩的一本??傊?,我愛看《西游記》。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7
最近我剛讀完了《西游記》這本書,《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也是古典小說,它有自我的獨特之處,是廣為流傳、家喻戶曉的經典小說,帶著好奇與神奇的心態(tài)讀完了此書,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西游記》的作者是明代作家吳承恩。這本書主要寫了唐僧從東土大唐到天竺西天取經,一路上收了孫悟空、沙僧、豬八戒三名徒弟和白龍馬。之后,他們遇上了許許多多想吃唐僧肉的妖魔鬼怪,險些喪了命。幸虧唐僧的徒弟孫悟空法力高強,他用金箍棒把妖怪全都打敗了,幾人才化險為夷。經過了九九八十一難,師徒四人最終到達了天竺,取得了真經,為百姓造福,立下大功的故事。
其實,我覺得《西游記》中絕不能少了孫悟空,要是沒有他,唐僧能取到真經嗎?孫悟空是一只受天地靈氣,從石頭里蹦出來的石猴。他性子急,從東海龍王那兒拿走了定海神針——金箍棒,并且靠著這金箍棒以往大鬧天宮,自稱齊天大圣;以往三打過白骨精,以往大戰(zhàn)紅孩兒,以往......孫悟空還會七十二變,騰云駕霧,一個筋斗能翻十萬八千里,一雙火眼金睛能識破妖魔鬼怪的偽裝,這些本領還曾救過唐僧、沙僧、豬八戒和白龍馬的一條命呢!孫悟空經觀音菩薩點化,保護唐僧四天取經,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后最終修得正果。孫悟空具有勇敢、正義、職責心強、臨危不懼、忠心耿耿的精神,他的這些精神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緊之后就是豬八戒和沙僧了,豬八戒和孫悟空不一樣,他好吃懶做,又貪圖美色,前世是天蓬元帥。而沙僧的前世是卷簾大將,白龍馬是西海龍王的三太子。
讀完后,我不由自主的產生了許多感想:是什么力量讓師徒四人和好如初?又是什么力量讓他們取得了真經?我想了很久,明白了,是師徒之間的友情和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想到這兒,我又回想起了自我,有一次,我在寫作業(yè)時,被一道稍難一點兒的題目給難住了,可我并沒有認真動腦思考就拿去問媽媽,媽媽耐心的講解給我聽,可我只想快點寫完作業(yè),根本就沒在聽,只顧著把答案抄上去。跟唐僧四人相比,我羞愧不如,我決心以后要向唐僧四人學習,做個勇于應對困難的人。
《西游記》中的唐僧四人有著不屈不撓的精神,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毅力,我應當向他們學習,在生活中勇往直前,不屈不撓;在學習上用心思考,進取向上。我明白了:不經歷風雨,怎樣能見到彩虹?怎樣會隨隨便便成功呢?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8
吳承恩先生寫的長篇小說《西游記》也是我國的四大名著之一,個性鮮明的人物特點使得我記憶猶新,那我就在這里給你們介紹一下吧,孫悟空是西游記里的主人公,是個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不但會七十二變,而且聰明機智,天不怕地不怕,也把天宮鬧的一塌糊涂。他有著大英雄的不凡氣度,也有愛聽恭維話的小缺點。他機智、勇敢、聰明、急躁。他最大的缺點就是自認為是對的東西會不計后果,敢與玉皇大帝斗,被稱為“齊天大圣”的美名,敢于妖魔鬼怪斗,絕不退縮,這就是孫悟空一個光明磊落的神話英雄印象。
影響最深刻的是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天,他們師徒四人來到了一個叫做白虎嶺的地方,這山上有一個妖精,他看見唐僧的大師兄孫悟空不在身邊,見唐僧坐在地上,心中暗暗歡喜,于是變一個非常漂亮,又可憐的女子,想盡辦法想讓唐僧吃東西,可是任憑他怎么說,還是不吃他給的食物,這可急壞了一旁的豬八戒,八戒說人家姑娘好心給您食物您不吃,他正準備要吃,正在這時,孫悟空來了,他火眼金睛一看,那是個妖精,孫悟空拿出金箍棒將妖怪打死,只留下一具尸體。這次妖精又變成了一個白發(fā)蒼蒼的老太婆,拄著拐杖,路過這里,來尋找他們的女兒,悟空一看其中必有詐,也沒有多說,又是當頭一棒,又留下一尋找他的老太婆和自己的女兒,悟空不容分說拿起金箍棒,將老頭給打死了。
唐僧太善良了,以至于不分好壞,見悟空這麼不盡人意,于是讓唐僧讓沙僧拿了筆和紙,寫了一紙貶書,對悟空說,這一次再也不讓你留著身邊做我的徒弟了,悟空長嘆一聲,轉身握住了沙僧的手,含著淚說好好保護師傅,說完悟空就回花果山水簾洞去了。說到豬八戒,他的本事比孫悟空可差遠了,但這個形象同樣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滿身的毛病,貪吃、好占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要打退堂鼓、愛撒個謊,可笨嘴可是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大師兄孫悟空吃點苦頭。沙僧的勤快能吃、勤勤懇懇整天挑著沉重的擔子,不好出風頭,白龍馬的腳力好,聰明、勇敢、機智。
師徒四人都有一點點缺點,師傅的善良、懦弱被別人利用、悟空急躁、八戒的懶惰、沙悟凈的沉默,可是他們卻經過不屈的努力,取到了真經,并修成了正果。這說明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是一帆風順,一個團體應該相互取長補短,團結他人,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9
在我的成長路上,《西游記》始終陪伴著我,不論是電視劇還是動畫片,雖然看了一遍又一遍,可是仍可是癮。當看到唐僧師徒四人歷盡九九八十一難最終取得真經時,不禁對唐僧的執(zhí)著、孫悟空的勇敢機智、豬八戒的幽默和沙和尚的任勞任怨感悟頗深。但最受感動的還是唐僧對徒弟的諄諄教誨。如今再次細細品味這家喻戶曉的名著,不變的是故事情節(jié),變的是我的感觸。
小時候看《西游記》總會有個疑問:孫悟空一個筋斗就能夠翻十萬八千里,那為什么不直接帶著唐僧坐筋斗云去取經呢?隨著年齡和閱歷的增長,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迎刃而解了,這只是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沒有不費吹灰之力就能獲得的東西,一切事物都要靠自我的努力爭取。“敢問路在何方,路在腳下?!本拖襁@句歌詞所說的,想要成功不能只依靠捷徑,成功的秘訣就是踏踏實實地沿著腳下的路走下去,不管路的兩旁是荊棘還是鮮花,不管路的上方是艷陽還是陰云。
孫悟空求學七年才學到真本領。七年間,他只跟著師傅和師兄念著自我不喜歡的經文,但他從未說過放棄,因為他明白總有一天師傅會將真本領傳授給他,他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待。
這也告訴我們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取得成功的快慢不在于我們消耗的時間,而在于我們?yōu)楂@得成功所受的磨練。一個真正想取得成功的人是不會在意自我為這個目標耗費了多少時光和精力,他們在意的僅有自我是否為這個目標真的在拼搏。他們明白:理解的磨練越多,獲得的經驗也就越多,離成功的大門也就越近。
孫悟空神通廣大,卻被緊箍咒約束,被佛祖鎮(zhèn)壓。這就是所謂的“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正是因為這些束縛,孫悟空才不會因為本領高強而胡作非為。生活中每個人也同樣,被法律和道德輿論約束著,整個世界也因這些約束才能夠有條不紊地發(fā)展。若世界上沒有任何規(guī)矩,對人們沒有任何約束,那么就意味著這個世界墜入了毀滅的深淵。所以,人們應當自覺遵守法律,遵守各項規(guī)定。
孫悟空保唐僧戰(zhàn)妖怪的英雄形象在我們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記,他不僅僅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個膾炙人口的故事,更告訴我們許多生活的道理,給這本名著增添了光輝。
西游記心得體會900字篇10
《西游記》不單純是一本神魔小說,我覺得它還隱射了一些現(xiàn)實問題。書中除了以妖魔鬼怪為主線,還隱秘地寫了一些佛道斗法。對于斗法問題也是眾說紛紜,有“崇佛抑道”說,有“貶佛揚道”說,但不管孰褒孰貶,都是宗教之爭,佛道兩家明爭暗斗,此消彼長,貫穿全書。由于佛道兩家的主張不同,說法有異,經典數(shù)量懸殊,所以引起了雙方無休止的爭辯,有了相互發(fā)展、相互抵觸的歷史背景。
西游記發(fā)生在唐太宗貞觀年間,皇帝極護道教,道士的待遇遠遠高于僧人。我覺得如來選擇南贍部洲這方面的考慮。當時玉帝是管理這些地盤的,那里的妖怪都服玉帝管,所以我覺得讓唐太宗去陰曹地府可能是如來的主意,目的就是讓太宗皇帝誠心向佛,讓佛教在這片道教的大地上能有所傳播。之后唐太宗從地府回到陽間,開了水陸大會,崇敬僧人,還派人去西天取經。如來本來就是要傳播佛教,只是沒有借口讓唐太宗真正信佛,所以演了這么一出,足以見佛道斗法之根本。
無獨有偶,在車遲國又有明顯的斗法。車遲國的國王敬重道士,所以對其委以重用,而對僧人則非常不善,讓其為道士所用。車遲國在孫悟空來之前的斗法中道教占了上風,是時候該佛祖出面了,他讓孫悟空去救那些僧人。孫悟空一去便把虎力、鹿力、羊力三位大仙害慘了,但一直信道的玉帝的手下卻幫了求取佛經的孫悟空,從此車遲國便成為了信佛的地區(qū)。
除了這些顯而易見的斗法,倒是有一個可以深究,就是兕大王青牛精的那次作惡。孫悟空戰(zhàn)他不過,便去找如來幫忙。如來其實知道青牛精是太上老君的坐騎,但太上老君在道教地位崇高,如來既不能收服青牛精,又不能殺了青牛精,所以如來不愿意管這件事。他給孫悟空十八粒金丹砂做做樣子,但他知道金丹砂控制不了青牛精,所以安排弟子在金丹砂被青牛精收走以后,告訴孫悟空去找太上老君收服妖怪。如來放十八粒金丹砂其實是為了給太上老君買個人情,給個面子。他根本就沒打算真正打青牛精,所以就讓十八羅漢去做做樣子。
書中還有很多地方都隱射了佛道斗法,有許多地方值得分析、值得深究,其關系可謂是紛繁復雜,一言難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