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貼春聯的正確方法
說一說什么是對聯?對聯,又稱楹聯、對子、聯語、對句、聯對等,由兩個互相對偶的句子組成:上聯(出句)和下聯(對句)。春節(jié)貼春聯的正確方法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春節(jié)貼春聯的正確方法,歡迎查閱!
貼春聯的方法
1、漿糊
用漿糊貼春聯是最傳統的做法,用面熬煮出來的漿糊,不僅粘性好,粘貼的時間長,而且揭下來的時候也比較好清理,墻面、門面不會留下什么印記。
2、膠帶
用膠帶貼春聯也是可以的,不過要小心膠帶里面一旦沾上灰塵就會很容易失去粘性,春聯容易掉。
3、雙面膠
雙面膠貼春聯也不錯,不過揭下來之后會在墻上或門上留下一層膠印,不好清理。
4、圖釘
用圖釘將春聯固定在木質品上也是可以的,這樣就不會留下膠印了,不過這樣的貼法使春聯很容易被風吹破。
5、自揭膠
現在對聯也有那種自揭膠的,若是嫌麻煩的話,直接選擇這種就好了。
對聯的正確貼法是怎么貼??
現在的對聯跟以前的不一樣,沒有那么多講究了.而且現在很多人根本分不清什么上聯下聯的.反正你怎么念的順就怎么貼,現在橫批大多都是從左往右的,上聯貼左,下聯貼右.如果真要較真兒,就這樣,上聯貼在門的右邊,也就是說,你迎著門走來,上聯是在你的右手邊的。下聯自然就貼在左邊。至于怎么分上下聯,就看對聯的最后一個字,如果那字是仄音,就是上聯,如果是平音,那就是下聯。在現在漢語拼音中,一、二聲是平音,三、四聲是仄音。擴展資料: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發(fā)展起源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于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于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瑰寶,有歷史記載的最早對聯出現在三國時代。明洪武年間(1368-1399年),在江西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地方,出土一尊特大鐵十字架,上鑄有三國時代孫權赤烏年號(238-250年)。在鐵十字架上又鑄有藝術精美的對聯云:“四海慶安瀾,鐵柱寶光留十字;萬民懷大澤,金爐香篆藹千秋?!庇^其形式與內容,與中國早期有關聯。春節(jié)時掛的對聯叫春聯,辦喪事的對聯叫做挽聯,辦喜事的對聯叫慶聯。對聯是利用漢字特征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對偶句才需要押韻)。駢文與律詩是對聯的兩大直接源頭。對聯在自身發(fā)展過程中,又吸收了古體詩、散文、詞曲等的特點。因而對聯所用句式,除了律詩句式、駢文句式外,還有古體詩句式、散文句式、仿詞曲句式。不同句式適用格律不同、寬嚴不同。其中律詩句式平仄要求最嚴,古體詩句式則除了對句末平仄有要求,其他位置平仄不拘。春聯源遠流長,相傳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他在寢室門板桃符上的題詞:“新年納余慶,嘉節(jié)號長春”,謂文“題桃符”(見《蜀梼杌》),這要算中國最早的對聯,也是第一副春聯。宋代不同史料對此說法不一,還有將作者歸為孟昶兒子的。因而這副春聯作者到底是誰,仍是個懸案。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05年,中國國務院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qū)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于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參考資料:對聯-百度百科
對聯怎么貼
對聯的張貼,要符合傳統的規(guī)矩,對聯要豎貼。上聯要貼在右手邊(即門的左邊),下聯要貼在左手邊(即門的右邊),橫批也是從右往左讀的。上下聯不可貼反。譬如,“春回大地百花爭艷,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就不可貼成“日暖神州萬物生輝,春回大地百花爭艷”,從內容看,上聯與下聯具有因果關系, 因為“春回大地百花爭艷”,才使得“日暖神州萬物生輝”,如果貼反了就顛倒了因果關系,也讓人讀著別扭。再從平仄看,從對聯上句和下句的平仄上就可以判斷出上下聯來。這副對聯的上聯尾字“艷”是四聲,即仄聲。下聯尾字“輝”是一聲,即平聲。一般地說,如尾字是三聲、四聲的(仄聲)是上聯,如尾字是一聲、二聲的(平聲)是下聯。但也有的對聯上聯尾字是平聲、下聯尾字是仄聲,不要認為是仄聲的都是上聯。遇到這種情況就要從春聯的內容上來判斷上下聯。這就要求在張貼時認真讀聯,真正明白聯句的內容。必要時,還要根據橫額來判斷上下聯。因為對仗有工對和寬對之分。在實例這一節(jié),將進行具體分析。另外,對聯的尺寸大小要與自家的門戶相協調。居民家的門戶貼15到20厘米寬的對聯最好,而商家鋪房店面要根據門戶的寬窄,貼20到30厘米左右的對聯最好,這樣能顯得協調、大方。至于某些高大建筑的機關大門,如果貼對聯的話,其對聯的寬度也不宜超出40厘米為宜。擴展資料: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貼春聯的講究
1、分清楚上下聯
區(qū)分上下聯的方法有兩種:第1種方法,看尾字聲調,上聯尾字聲調為仄聲,就是拼音中的三聲和四聲,下聯的尾字為平聲,即拼音中的一聲和二聲。第2種方法,看語句意境,一般下聯的意境會更深遠一些,例如“金猴方啟歲,俊鳥又催春”,迎新春就比辭舊歲的意境深刻些。
2、貼橫批
古人的寫作順序是從右到左,而現在的春聯好多都已經不按照這個規(guī)則來寫了,而是按照現在的寫作習慣,從左到右。
3、貼上下聯
上下聯粘貼的位置要根據橫批的寫作順序來定,若是橫批是從左到右寫的,那么就先在左邊貼上聯,然后再來貼右邊的下聯。橫批是按照從右到左的順序寫的時候,道理一樣?,F在很多家庭都是安裝的防盜門,這時張貼對聯直接粘在門上就好,貼在墻上反而不好看。
選擇春聯
春聯的尺寸十分多樣,選擇春聯的尺寸主要是根據所貼門戶的大小。春聯按長度可以分為1米的、1.5米的、2米的、2.5米的,這個主要根據門戶的高度來選擇。而寬度則根據門戶的寬窄來選擇,一般居民住宅的門口貼15厘米到20厘米的春聯即可,商鋪的門花可以貼寬度為20厘米到30厘米的春聯。若是建筑的門戶確實很大,也可以貼寬一點的,但是最多也不要超出40厘米。
春節(jié)貼春聯的正確方法相關文章:
★ 如何正確貼春聯
★ 貼春聯的最佳時間
★ 怎樣貼春聯
春節(jié)貼春聯的正確方法





下一篇:春節(jié)期間怎么控制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