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國語文高考題及語文期末考試試題(2)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
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14~15題。
漢壽城春望①
劉禹錫
漢壽城邊野草春,荒祠古墓對荊榛。
田中牧豎燒芻狗②,陌上行人看石麟③。
華表④半空經霹靂,碑文才⑤見滿埃塵。
不知何日東瀛變⑥,此地還成要路津。
【注】①本詩是作者貶任偏遠地區(qū)的朗州司馬時所作。漢壽城,朗州古城。②芻狗:古代用茅草扎成的狗作祭品。③石麟:貴族墓前的石獸。④華表:指路的路牌。④才:隱約。⑤東瀛:東海。東瀛變,指滄海桑田的變化。
14.下列選項中對詩歌思想內容和藝術特色分析正確的兩項是(5分)()
A.首聯因不見人煙,所以“對”字組合起來的荒祠、古墓、荊棘、榛莽之類愈多,愈顯出古城的荒涼。
B.頷聯寫“牧豎”“行人”,極大增添了景中的生氣。頸聯寫華表、石碑表現出古城昔盛今衰的景象。
C.這首詩打破了一般律詩起、承、轉、合的條框,首頷頸三聯渾然一體,極力鋪陳漢壽城遺扯的景象。
D.在尾聯興和廢的慨嘆中,詩人闡明了關于事物發(fā)展變化的樸素辯證觀點,強化了全詩的消極思想。
E.本詩主要寄托詩人貶謫到偏遠地區(qū)后的凄涼之感、對昔盛今衰的深沉感慨和歸隱田園的向往之情。
15.本詩作于杜甫《春望》后約40年。兩詩都運用意象,從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安史之亂”的影響。請依據詩歌,比較兩詩在內容上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并簡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寫(5分)
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荀子《勸學》寫到,與蚯蚓相比,螃蟹雖然具有天生的優(yōu)勢,但因為浮躁,結果“ , ”。
(2)白居易《琵琶行》中用自然環(huán)境烘托琵皆女彈奏技藝高超的句子是“ , ”。
(3)范仲淹《漁家傲•秋思》中寫征人想家又不甘無功而返的句子是“ , ”。
第Ⅱ卷 表達題
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點成語的使用,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
?、倨囆袠I(yè)的競爭日趨激烈,國內市場已經趨于飽和,大部分廠商開始瞄準海外市場,奇瑞公司經過慘淡經營,2017年銷量繼續(xù)攀升。
?、诮衲甏杭?,合肥城區(qū)的快餐零售額迭3. 68億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增長。但由于缺乏科學的營銷策略,中式快餐銷售仍然不溫不火。
?、厶瞥窃姷臅r代,但是唐人也非個個都擅長寫詩,《全唐詩》中有的詩作就粗陋鄙薄,不忍卒讀,雖然多數詩歌清新別致,情韻悠長。
?、苁苋蚪洕蝿萦绊?,港元匯率呈現大幅波動。這種波動足以讓市場產生恐慌,由此導致對港元與美元“脫鉤”的猜測也甚囂塵上。
?、萑缃窀鞣N輔導機構魚龍混雜,有時家長花費了大量金錢,卻不一定能對孩子學習產生明顯幫助,還可能會浪費孩子寶貴的休息時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18.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且表意明確的一句是(3分)()
A.鐵路總公司將在自貿試驗區(qū)開展貨運一體化改革,優(yōu)先推進“互聯網十鐵路”特色,建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貿易鐵路網。
B.本屆校園心理節(jié)圍繞“我愛我,放飛自我”為主題,就怎樣有效緩解考前壓力和增強學習專注度等問題展開充分的時論。
C.暑期來臨,教育部門多次發(fā)文,要求上下協同、齊抓共管,積極做好學生暑假安全防范工作,以預防學生不發(fā)生溺水事件。
D.潛龍洞景區(qū)位于貴州省松桃縣境內,是武陵山脈海拔最高的億年古溶洞群,更為神奇的是洞內石筍至今仍然在生長與繁育。
19.填入下面文段空白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組是(3分)( )
① 在黑暗中長時間近距離看手機與黃斑變性沒有直接關聯, ② 并不是說這種行為對眼睛沒有損害。 ③ 在黑暗中長時問近距離看手機,睫狀肌 ④ 會一直處于緊張狀態(tài),使晶狀體過度屈曲,⑤導致視力下降。 ⑥ ,黑暗中過于專注地盯著太亮的屏幕,會使眼角膜干澀。
② ③ ④ ⑤ ⑥
A 雖然 但是 如果 / 進而 此外
B 盡管 然而 / 就 因而 當然
C 如果 那么 雖然 可能 / 據說
D / 當然 因此 可能 所以 另外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5分)
① ,而這些詩章又反過來鍛造著我們的民族性格。古詩詞雖然“曲高”, ② ,國人都有著咿呀學詩的共同經歷和共同記憶。這共同的經歷和記憶, ③ 。“中國詩詞大會”正是帶著這種深埋于每個中國人心中的文化基因,帶領觀眾完成了一次跨越千年、溝通古今的精神乏旅。
21.下圖是某班級考察大蜀山活動的構思框架,請把這個構思寫成一段話,要求內容完整,表述準確,語言連貫,不超過80個字。(6分)
四、寫作(60分)
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小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位青年,第一次跟著長輩去街頭獻愛心,他帶去很多美味的面包分給街頭流浪漢,有的人感激地收下了,有的人猶豫地接受了,也有一些人直接拒絕了……第二次去時,該青年裝扮成魔術師,請流浪漢幫自己完成一個魔術。只見他舉著一個托盤,讓流浪漢點燃托盤中的火焰,再輕輕一吹,扣上蓋子,再打開時,一個美味的面包就出現了。把這些在流浪漢幫助下“變出”的面包再贈給他們,所有人都欣然收下。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答案
一、(35分)
(一)1.D 2.B 3. C
(二)4.B 5.B(2分)D(3分)
6.(4分)①少年之時艱難求學,國學基礎逐漸牢固。
?、谶M入無錫國學專修學校,開始接受系統(tǒng)、專業(yè)的國學教育。
?、壅{到中國人民大學工作,國學研究廣涉紅學、西域學、書畫、戲曲等領域。
?、艹鋈沃袊嗣翊髮W國學院首任院長,推廣國學教育,為人大國學院設計了最基本的規(guī)范。(每點1分)
(三)7.(3分)D
8.(5分)①突出高陽村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與年又春想去扶貧形成順應,也與后文受到破壞的情景形成對比。
?、诟哧柹矫利惖那锞?,象征扶貧工作的成功.襯托年又春內心的滿足和喜悅。
③暗示高陽村自然環(huán)境遭到破壞的現狀,渲染下文悲凄的氛圍。(答出1點給1分,答出2點給3分,答出3點給5分)
9.(6分)①“縫山針”是主要人物年又春反思的產物,體現了他勇于反思、敢于直面自己錯誤的精神。(2分)
?、谟砷_發(fā)高陽山到“用針縫山”,構成了小說的主要情節(jié)。(2分)
?、?ldquo;縫山針”預示經濟發(fā)展力式的轉變,昭示著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的美好前景,凸顯了小說主題。(2分)
二、(35分)
(一)10.C 11.D 12.C
13(10分)(1)進士鄒之麟分管鄉(xiāng)試,對舉人童學賢徇私,被御史馬孟禎等人告發(fā)。(“校”、“私”、“發(fā)”各1分,語意通順2分)
(2)翁正春的母親正逢百歲生日,他率領子孫舉杯獻酒,祝她長壽,鄉(xiāng)里人都贊美羨慕他。(“期頤”、“奉觴”、“艷”各1分,語意通順2分)
(_二)14. A(2分)C(3分)
15(6分)相同點:遙望春景的荒蕪和破敗、凄涼。
不同點:①《春望》描寫戰(zhàn)亂中的場景,《漢壽城春望》描寫戰(zhàn)亂后的遺跡。
?、凇洞和访鑼憞季跋?,《漢壽城春望》描寫地方景象。
⑧《春望》描寫景物和詩人形象,《漢壽城春望》全詩寫景。
(共答出3點給3分。列舉、分析相關意象3分,答案略)
(三)16.(5分)(1)非蛇鱔之穴 無可寄托者 (2)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3)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三、(20分)
17.A 18.D 19.A
20(5分)示例:①中華民族創(chuàng)作了華彩詩章 ②但是“和者眾” ③鑄造了民族的文化基因(意思對即可。)
21.(6分)本次大蜀山考察活動要求事先溫習相關地質內容,小組討淪確定號考察內容,備好行裝;考察期間主要活動有參觀、聽講座和知識搶答;考察結束后以組為單位上交考察日記。
四、寫作(60分)
22參考2017年全國卷評分標準。
2017全國語文高考題及語文期末考試試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