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上坡有哪些比較好的技巧
如今汽車已經成為普遍的代步工具,汽車駕駛技能是每個駕駛員必須掌握的技能。駕駛過程中會遇到很多的陡坡和崎嶇的路,很多司機面對這樣的路面情況往往會手足無措。下面是小編分享的汽車上坡的五大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汽車上坡的五大技巧
1.汽車起步時
起步時只要拉緊手制動,慢慢抬起離合器至結合點,此時立即穩(wěn)住離合器,放下手制動,車子就不會出現“溜坡”現象。汽車上坡起步時,由于受到的阻力較大,所以離合器要比平路多穩(wěn)3-4秒,當您放下手制動時,千萬不要馬上松離合器,須立即加油,等車子慢速行進3-4m時,再將離合器慢慢抬起,這樣就能保證 車子在坡道上平穩(wěn)起步不至于熄火。要敢加油,在上坡起步,放下手剎時,要立即加油, 使發(fā)動機的轉速達到1500轉左右,這樣才能保證汽車上坡起步動力充沛,不會出現“抖動”現象。
能否平穩(wěn)在坡道起步,關鍵在于手腳能否配合得當,否則,將會造成發(fā)動機熄火或汽車的后溜。
2.爬坡時間較長時
爬坡用高速擋硬撐會使汽車車速急劇下降,造成換擋(由較高一檔換入較低一檔)困難,等于汽車重新起步,浪費很多燃料。
因此,應提前換入抵擋。如用低速擋硬沖,其結果必然要加大油門,迫使省油器參加工作。此時,雖然發(fā)動機轉速很高,但車速增加卻很有限,結果導致油耗猛增。
余力能夠用較高檔位行駛時,應及時換入高一級檔位。即汽車行駛盡量采用高速擋。
通過短而坡度較小的上坡道時,若路面寬闊平整,視線良好,可利用慣性加速沖上坡。當車輛長時間坡道運行,應將加速踏板踏下3/4左右,此則使發(fā)動機保持足夠的動力,并且可防止發(fā)動機溫度過熱。
3.汽車上陡坡時
必須根據坡道情況選擇適當的擋位行駛,使發(fā)動機保持足夠的動力。
迅速減擋,切不可強撐,以至造成拖擋熄火。如錯過換擋時機,可越級減擋。若遇換不進擋或發(fā)動機熄火時,應立即聯合使用行車制動器與駐車制動器強行停車,然后重新起步。坡度太陡,車輛動力不足而通過困難時,就卸下部 分貨物,或讓其他乘員持三角木,隨車走在靠山一側的后輪旁邊,待車輛接近停住時,迅速將三角木墊人車輪后方,抵住輪胎防止車輛后溜。若遇車輛失控后溜時,應把車尾轉向靠山的一側,使車尾抵在山石上,而將車輛停住。此時注意轉向盤不能轉錯,以免發(fā)生事故。在冰雪、泥濘等濕滑的坡道上行車,若遇有前車 正在爬坡時,后車應選擇適當地點停車,等前車通過再爬坡。
4.汽車接近坡頂時
在接近坡頂時,應注意相向車輛或行人,防止發(fā)生交通事故,因為這時對正常觀察會形成一定的視線盲區(qū)。
5.汽車爬坡時節(jié)油技巧
a.重車在爬坡由較高一檔換入較低一檔時,不要等到汽車的慣性消失時再換檔,而應適應提前換檔,否則將難以低檔?;蚣词箵Q入低檔也不是該檔的經濟車速,嚴重時會導致坡中停車,需要重新起步,從而增加油耗。
b.不要低速檔高速爬坡。
c.不要加大油門勉強爬坡。這比用低一檔的經濟車速爬到坡頂費油。
d.不要臨到坡前才加速沖坡,而應先對坡度的大小,長短做出適當估計,提前加速,充分利用汽車的慣性沖坡,做到“高速檔不硬撐,低速檔不硬沖”,以利節(jié)油。
汽車駕駛的小建議
保持車距有時能救你一命
科學表明行駛過程中遇到突發(fā)事件到制動完成,約需12秒時間,如果你的車速是60公里/小時,那么需要200米的緩沖距離,如果你在開車時和前后的車距保持的太近,那么遇到突發(fā)事件時,就很有可能導致撞車,當然現在城市車多,不可能有這么大的空間和這么快的車速,所以在車距上可以有一些縮短,但是也不能小于50米。
不能一遇到問題就踩急剎車
急剎車會產生很大的慣性,可能導致人員的傷害,另外后面有汽車跟隨的話,也會導致后面的車輛反應不及時,而導致相撞,有效的方法是靠擋位和發(fā)動機制動來減緩車速,這樣也可以降低汽車的失控。
不能為了炫酷單手操控方向盤
在駕車時最好的控制方向盤的方式是把兩手放在方向盤的3點鐘和9點鐘的位置上,并且不要太過用力,最好不要單手操控方向盤,遇到突發(fā)情況很容易操作不當。
每次開車前調整一下后視鏡
調整時不要在中央后視鏡中看到自己,其中左側后視鏡上、下位置是把遠處的地平線置于中央,左、右位置則調整至車身占據鏡面范圍的1/4。這樣就可以完全掌握車后的情況,也可以不會因為反光等問題影響視線。
汽車停車的技巧
停在保安視線范圍內
在小區(qū)內停車,尤其是到了一個陌生的小區(qū)里,盡量停在保安的視線范圍之內,以降低被惡意劃傷的風險,尤其是在物業(yè)管理不是很嚴格的小區(qū)。
露天停車遠離陽臺
個別住戶會高空拋物,硬物會在車頂上砸出坑來。在風雨天,老建筑的墻皮、陽臺上的鐵欄桿、懸掛物、花盆等都有可能掉下來,因此,停車時最好選遠離陽臺的位置。
停車不占用別人車位
停車占別人車位或堵住別人的通道,這樣不僅給別人帶來不便,也有可能引起對方的憤怒而惡意破壞你的車輛。同樣,不要在路邊隨意停放車輛,可能會被貼罰單,如果被拖車,那更會對車輛造成傷害。
左車門靠近立柱
地下車位一般是兩根立柱中間有停車位,最不好的位置是居中,因為左右都有車,別人開門碰壞車門的概率最大;而空間最左的車位最好,因為這時左側沒有車;而停在空間右側的車面對的是左側副駕駛車門,駕駛員開門一般都比較小心,但是乘客的這種意識就比較欠缺了。
橫向間隔60厘米以內
兩車并排停時盡量遠離,一般兩車如果間隔1.2米以上。如果沒有辦法遠離,那就索性保持在60厘米以內。
樹下不停車
把車停在樹下,其實很不明智。因為樹底下比較容易留下鳥糞,如果不及時處理,車漆上會留下一個暗暗的印子。同時盡量不要停在空調室外機的出水口下,空調水留下的印子會很難洗,說不定要拋光或者砂蠟擦了。
節(jié)日期間最好停地下車庫
每到逢年過節(jié),各家各戶會放鞭炮慶祝。因此有條件的最好停地下車庫,最起碼要找個相對安全的位置。鞭炮不僅可能炸壞油漆和玻璃,而且硫磺留下的黃印子也是比較難清洗的。
勿盲目相信防撞桿
有的車主一看有倒車防撞阻攔桿就放心地倒車入位了,但沒等輪胎接觸到防撞桿,保險杠就已經撞墻了。同樣,也不要過于依賴倒車雷達,它也有失靈和盲區(qū)。
雨天不在低洼處停車
下雨天不要將車停在低洼的地方,比如立交橋下。因為一些排水系統(tǒng)不好的路段,水可能會積得很深,曾有車主將車停在舊小區(qū)的低洼路面,結果下了一場暴雨后,竟然發(fā)現水沒過了車頂。
夜間臨時停車找開闊地
夜間出門時,如果為了查找物品或核對地圖而臨時停一下車,要停在開闊的場地,同時打開閃光警告燈和其他小燈,以防止后車在視線不好時發(fā)生追尾事故。如果長時間停車,最好把汽車停放在路燈附近,這樣既能避免撞車事故,也能防止汽車被盜。
猜你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