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調查報告(2)
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調查報告
早期健康教育缺失使大學生存在種種不良生活習慣,反映出我國高學歷人群對健康知識的掌握程度仍然偏低。有同學反映大學4年,我只聽過一次健康教育講座,發(fā)現(xiàn)沒什么意思,去的同學也不多。
健康教育水平待提高。教師的健康教育專業(yè)知識匱乏,也是影響健康教育課教學質量的原因之一。
調查顯示我國大學生體能素質持續(xù)下降,身高、體重、胸圍等形態(tài)發(fā)育指標在持續(xù)增長,而體能素質卻在持續(xù)下降,如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也持續(xù)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一倍。眼睛近視比例大學生甚至高達83%,也就是說,現(xiàn)在的10個大學生中,還找不到兩個視力良好的人。目前,大部分孩子體質狀況可以總結為4個字:“軟、硬、笨、暈”。軟:肌肉軟,硬:關節(jié)硬,笨:長期不活動造成動作不協(xié)調,暈:前庭耳蝸神經暈。就最后一項來說,現(xiàn)今體育課很少老師教倒立,孩子的前庭耳蝸神經得不到鍛煉和開發(fā),長大后,直接的后果就是可能暈車、暈船、暈飛機。
忙應試迷網絡是誘因,造成這些現(xiàn)象有兩大誘因:一是校方、家長過度重視應試教育,片面追求高分和升學率,很多學校越到高年級,體育課時間安排就越少,有也常改成自習,長此以往,學生體能不斷下降。二是學生平時忙于應付學習,到了業(yè)余時間又因覺累,不愿進行體育鍛煉,而多沉迷于電腦游戲和互聯(lián)網,身體越發(fā)不動,久而久之,便產生肥胖和亞健康,機體抵抗力下降,極易生病。
經濟條件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生活質量(如飲食營養(yǎng))的好壞。經濟上感受到巨大壓力的同學,時常為各種費用的來源苦惱而無法安心學習,更沒有條件關注自己的健康。因此,經濟上的困難、學習上的壓力會加大貧困學生的心理焦慮的程度,嚴重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
場館器材是開展學校體育工作的物質基礎和基本保障。場地設施條件的好壞、數(shù)量的多少直接影響到體育教學的質量和課外活動的開展。先進運動設施,為高校的公共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開展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客觀條件和雄厚的物質基礎。
課外體育具有活動內容豐富、時間安排自由、形式靈活多樣等特點,因此它比體育課教學更容易激發(fā)學生的體育鍛煉動機,還能有效滿足學生身體全面發(fā)展的需求。
三、結論和建議
1 要加強學校體育教學管理,積極開展課余體育活動。各個高校必須按國家教育主管部門的教學計劃要求開足體育課。要確保學生每天1 小時體育活動時間,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課外體育活動,引導學生積極鍛煉身體。要在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中,增加耐力鍛煉項目及有利于改善心肺功能的體育活動內容,并將其作為體育考試(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要在體育活動中有意識地對學生進行吃苦耐勞、堅忍不拔品質的培養(yǎng)。
2 要增加經費投入、改善體育衛(wèi)生設施。各個高校應按照規(guī)定要求,改善體育場地、配備學校體育衛(wèi)生器材和設施。地方人民政府要加強社區(qū)規(guī)劃,逐步增加社區(qū)體育設施。要加強對現(xiàn)有體育場地設施的管理,充分發(fā)揮起其作用,社區(qū)內公共體育場地設施,要免費或以優(yōu)惠價格向學生開放。學校體育場地設施,也要在假期和公休日向學生開放,使青少年兒童在假期和公休日有條件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3 要建立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與公告制度,加強學生健康管理,保障學生身心健康。要把學生體質健康狀況作為社會發(fā)展的重要內容,并在人、才、物方面給予必要的支持,以保證學生體質健康監(jiān)測與調研工作的開展。要根據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科學地開展學校體育衛(wèi)生工作。各高校根據自己的專業(yè)特點在課程設置上應考慮學生所學的專業(yè)和未來職業(yè)的需要,使學生掌握與所學專業(yè)相適應的運動技能和技巧以及與未來職業(yè)特點相近的體育運動項目,進而提高從事未來職業(yè)所需的一般運動素質和特殊運動素質以及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而不應千篇一律。
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調查報告篇3
摘要:本文采用問卷調查法、訪問調查法、文獻資料法,對云南農業(yè)大學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情況進行調查與研究,并對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動機、參與情況和方式等相關問題進行分析研究,指出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大學生;體質健康;調查分析;健康體魄
一、問題的提出
面向新世紀,中共中央、國務院作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訣定。決定明確指出:“健康體魄是青少年為祖國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是中華民族旺盛生命力的體現(xiàn)。學校教育立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工作”。然而現(xiàn)實是許多高校培養(yǎng)人才只注重培養(yǎng)專業(yè)知識,忽略了身體素質的培養(yǎng),學校的這種體制,從某一方面來說,也使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降低了,從而導致身體素質也降低了。所有,應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改善這種不好的現(xiàn)象。為此,本文以云南農業(yè)大學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以及分析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提出增強健康體魄的理論依據。
二、調查對象及方法
1、調查對象:云南農業(yè)大學800位在校學生
2、調查辦法:
2.1、問卷調查法:發(fā)放800份問卷,收回710份,其中,有效問卷697份,有效率為87.1%。
2.2資料文獻法:在調查期間,在圖書館查閱很多書籍,以及圖書館電子期刊,為這次調查的可靠性提供科學依據。
2.3、訪問調查法:經常和同學聊天溝通,更為徹底的了解學生的心理,知道他們最真實的想法。
三、調查的現(xiàn)狀及結果分析
1、大學生自評體質以及體能測試結果
從下表中結果分析來看,大一的學生自評體質較好占的比率最大,且體能測試合格率也是最高的,到大三都依次遞減,這說明許多大學生都認為在讀大學期間,體質有所降低。而大四的學生自評體質較好的比率有所回升,這說明,他們認為出去實習提高了他們的體質。 究其體質降低的原因,51.2%的學生認為是缺乏運動,30%的人選擇的睡眠,只有18.8%的學生選擇了其他,這說明,大部分學生認為,缺少運動是造成他們體質下降的主要原因,那為什么大學生的課余時間豐富了,但是運動的時間卻減少了呢?
2、大學現(xiàn)狀運動情況分析
從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學生的課余時間是比較多的,80%的學生的課外時間在兩個小時以上,但是利用課余時間時間去鍛煉身體的人卻只占30%,大部分學
生都把時間花在其他方面,其中,上網,睡覺的比率最大。大學生應該是最具有熱情與活力的團體,然而,卻有很多學生不愿意運動。
3影響大學生運動的原因
3.1主觀方面
62%的學生有個鍛煉的計劃,但是,最終也只是鍛煉了幾天,沒有堅持下來,他們的認為,不能堅持下來的原因可能是動力不足和鍛煉的方式過于單一。另外,就是對運動健康的知識不了解,20%的學生甚至選擇不懂運動健康的知識;還有,就是對運動促進健康的意識不強,只有65%的學生認為鍛煉非常必要,要堅持定時鍛煉。
3.2客觀方面
首先,學校提供的硬件不夠,現(xiàn)在高校擴招,導致學生運動地點擁擠,而且有些運動地點實行收費制,這也是許多學生沒有運動的原因,其次,學校組織的活動種類不是很多,很多學生對學校組織的活動不感興趣,覺得參加了也沒有什么意義,這也是導致學生不參加課外活動的一個原因。最后,也有許多同學認為,學習壓力過大,課程多,沒有時間參加課外活動,尤其是大三的同學,有些準備考研,有些準備考一些資格證。
4、日常行為習慣
還有,影響健康的另一個方面就是睡眠以及日常行為習慣,從調查結果看出,有50%的人抽煙,25%的人經常喝酒,這種現(xiàn)象在大三大四更為嚴重些,另一方面就是睡眠時間,有60%的人的睡眠時間是7-8小時,其他的不是不足6小時,就是9個小時以上,這說明還是有一部分人的睡眠時間不是很合理,還有30%的人選擇了經常熬夜,這也是導致身體健康下降的原因。
四、結論與建議
通過對云南農大大學生的體質健康狀況進行了調查和分析,面對大學生鍛煉身體的意識降低,因運動量而導致學生的身體素質呈現(xiàn)不斷下降的普遍現(xiàn)狀,得出以下結論:
1、大學生對參加體育鍛煉能強身健體,豐富課余生活的目的明確,對參加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處于良好的水平。但仍有一部分學生在思想上仍沒有意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缺乏必要的健身知識引導,實際參與情況不容樂觀。長期的應試教育和越來越激烈的社會競爭促使學生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學習上,從而忽視了掌握體育知識的重要性。
2、學院擴招、學校人數(shù)劇增,相對而言,體育場地,體育器材設施的陳舊、落后已經不能滿足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的需求,成為了阻礙大學生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主要因素之一。 建議:
1、學校應該開展多種體育競賽、趣味比賽,吸引更多的學生踴躍參與,廣泛調動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
2、對課余鍛煉的開展必須增加人力資源和經濟投入,加強場地、場館建設、場館管理,提高場館的利用率,還可以在學生宿舍群樓間設置一些簡單的場區(qū),滿足學生就近體育鍛煉的要求;
3、開展一些關于運動與健康的知識講座,通過廣播或者校園網等宣傳運動的重要作用,以提高學生的健康意識,使學生快樂的運動,健康的運動。
4、加強體育教育改革,把課外體育活動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實現(xiàn)“課內外一體化”。如某些素質指標要求學生通過課外鍛煉提高,某些技能指標則要求在課堂提高,兩者的結合作為學生成績評定的重要依據。
看過“關于大學生體質健康情況的調查報告”的人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