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后反思總結的具體做法有哪些,通過反思如何提高成績
考試后反思總結的具體做法有哪些,通過反思如何提高成績
每次考試后,許多家長和學生對失望的考試分數郁悶、生氣,好長時間緩不過勁來。
其實,光郁悶、生氣沒有用,有用的是靜下心來,開展認真、細致、深入的反思總結,用一步一步的行動謀取以后的進步。
另外,對于成績好或進步明顯的學生和家長,也不要胸中無數,盲目驕傲,因為驕傲使人落后是客觀規(guī)律,如果這次考試后放棄了足夠細心的反思總結,那下次考試很可能退步!
所以,無論考試成績好與不好,或喜或悲可以理解,但不能過多地糾結這次考試的結果,而應該盡快地轉入冷靜、理智,針對這次考試過程中的成敗得失,做好反思總結,讓這次考試的結束,成為下次考試進步的開始,這是學生和家長都要牢記、用好的一個提分秘訣!
那么,考試后如何反思總結,才能對以后的學習進步、提高成績有幫助呢?
一、考試后反思總結的具體做法
下一番細心檢查、歸納總結的功夫,對自己在考試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類:
哪些是計算不準確造成的?
哪些是審題不認真、不全面造成的?
哪些是知識缺陷、知識模糊造成的?
哪些是不細心或不耐心造成的?
哪些是不畫圖或畫圖不細造成的?
哪些是解題方法沒掌握造成的?
哪些是解題能力不夠造成的?
對每一種類型的錯誤,都要做足夠的檢查與分析。檢查的越細,分析的越多,就越容易找到對應的方法和措施,從而避免在下一次考試中再犯這類的錯誤。
對知識缺陷、知識模糊造成的失分,要抓緊梳理知識,構建體系,并準確理解、熟練掌握。針對暴露問題的基本概念、公式、定理、性質,找到教材和參考書,加強復習鞏固式的單獨閱讀與鉆研,針對問題背后的某一章或幾章教材內容,開展系統復習式的通讀,把所學的新舊知識進一步融會貫通并牢固掌握。
對某類問題的解題方法沒掌握而造成的失分,要總結解決此類問題的方法共有多少種?一般方法是什么?最優(yōu)方法是什么?做選擇題和填空題,用什么方法既對又快?做解答題,用什么方法能得滿分?可以有針對性地找出教材和參考書中的類似例題,先獨立做一做,再仔細對比分析,直到熟練掌握方法,能夠舉一反三,做類似題型的多道題都能拿滿分為止。
對能力不夠而造成的失分,要分清是屬于哪一種能力?是數值計算能力、代數運算能力,還是畫圖與讀圖的能力?是讀題、審題能力,還是綜合運用多種知識的能力?總之,要把能力差距找準,從而在今后的學習中著重培養(yǎng)這方面的能力,只要堅持日積月累,就必有效果。
另外,對考試卷,不是老師一講、自己一糾錯就收起來,而是經過一段時間后,要重新做一遍試卷,按照得滿分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若還有做錯的題,仍然要分析糾錯,復習知識點,掌握解題方法。最好的辦法是建一個錯題本,把做錯的題抄下來,并寫出做題思路、方法和涉及的知識點,等過一段時間后,直接拿出錯題本進行復習,針對性強、效果好。
二、考試后反思總結
1.如何提高學習效率
刻苦勤奮、增加學習時間是基礎,充分利用好時間、保證學習效果和提高學習效率是關鍵!
有的學生總想快點學,急功近利,不愿意慢下功夫、深下功夫,不愿意反復地、溫故知新地下功夫,反倒欲速則不達,學習效果差、效率低。
數學比較難,難思考、難理解,淺嘗輒止、一知半解、夾生飯都是學習的大敵!
其實,循序漸進、慢功出細活、趁熱打鐵、熟能生巧,都是高效利用時間、提高效率和保證效果的基本思路。
2.如何做題效果好
做題是為了鞏固課本知識,熟悉題型,提高解題能力。
關鍵不在于做了多少,而是做對了多少。所以,做題應該重質量,而非數量。最好的辦法是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這樣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另外,做題后找出錯誤,分析原因和應對方法,歸類整理后再進行鞏固,才算是練到了家。
有些學生和家長認為做題越多越好,也不看這些題目是否合適,買了一堆題,質量參差不齊,或者網上的一些題庫,就開始盲目地做起來,這樣的做題效果大打折扣。如果不講究試題質量,而埋身題海,很容易使人疲倦、厭倦,甚至可能越學越差。
所以,不要大面積地亂做題,最好選擇相對權威的題庫來鉆研,這樣才能事半功倍。
3.如何改進學習方法
你有沒有想過那些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可能學習時間不一定比你多,但他們比你多的是有效的學習策略與方法、良好的思考習慣與做題習慣,以及自己默默的用功努力。
你有沒有注意老師總結的那句“無論怎樣,我們要把自己的功課做到家,以不變應萬變”,可以說,這是學習策略與方法的總思路。
4.不要為懶惰找借口
不要拿“學不進去”、“沒有天賦”當借口,而要把看劇、打球、聊微信與QQ的時間,忍痛割愛、意志堅定,用來做一套數學試卷。
在算了5遍某道題卻仍然算不出來的情況下,逼著自己在一張新的草稿紙上,繼續(xù)工工整整地寫上第6遍的演算步驟。
數學不及格,寒暑假有自由支配的較多時間了,做個有心人,把教材認認真真看一遍、又一遍,把不懂的知識、方法和不會做的題,寫在本子上,一個一個地解決,自己琢磨、問老師和問同學都可以的。
三、考試后反思總結的其它方面
1、基礎不實型
癥結所在:解題方向不明確。
具體分析:從學生自身來分析,可以分為三種情況。對于簡單題,掉以輕心,漏題丟分;對于中檔題,分析不清楚,模棱兩可;對于復雜題,自身知識結構和做題技巧不到位,缺乏分析能力。
解決辦法:學懂學透夯實基礎,多做題目觸類旁通。
2、粗心大意型
癥結所在:失分全是“粗心”惹的禍。
具體分析:“真粗心”屬于“偶然性”發(fā)生的錯誤,下次稍加注意即可改正?!凹俅中摹睂儆凇敖洺P浴卑l(fā)生的錯誤。此類學生在處理問題上缺乏嚴密的邏輯性,無法“完美”地答題,追根溯源是知識結構和脈絡掌握的不是很清晰。這就需要鞏固基礎知識,加強訓練,并通過心理疏導來徹底杜絕粗心。
解決辦法:確定自己是“真粗心”還是“假粗心”。
3.基礎薄弱型
癥結所在:缺乏自信,學習底子不牢。
具體分析:此類學生多是因為沒有掌握前期課程的知識點,導致惡性循環(huán),成績長期處于班級下游。由于這部分學生長時間對成績缺乏信心,缺乏向上的決心,因此除了需要夯實基礎外,更重要的一點在于提高自信心。
解決辦法:基礎薄弱型的學生,很容易通過專業(yè)輔導來提高成績。薄弱在學科上,不要薄弱在心里。
4.苦學無效型
癥結所在:學習很努力,但學習效率不高。
具體分析:“苦學無效”困擾著很多中學生,學得累又考不好,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感。該類學生是因為沒找對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習缺乏技巧,導致效率較低。
解決辦法:通過學科診斷,找準個人癥結所在,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5.動力不足型
癥結所在:被動學習,學習目標不清晰。
具體分析:此類學生學習目標不清晰,屬于被動學習,而且基礎知識不牢固,學習上制定的計劃也無法實現,渾渾噩噩地上課,對學習和考試缺乏熱情和動力。
解決辦法:從興趣出發(fā),培養(yǎng)持續(xù)學習熱情。
6.知識生疏型
癥結所在:學習上只求一知半解。
具體分析:此類學生一般智商都不低,大多因為缺乏學習興趣,而導致在學習上比較懶散,課堂上沒有把知識吃透,一直堆積問題,知識生疏,基礎薄弱。因此,這類學生在考試中會出現在基礎知識的送分題上丟分的現象,由于缺乏基本知識點之間的聯系能力,遇到稍微難些的題就卡住了。
解決辦法:查漏補缺鞏固知識,多做多練熟能生巧。
7.情緒波動型
癥結所在:心態(tài)調控能力不強。
具體分析:此類學生一般表現為兩種情況,一種是考了高分以后,表現出自傲、自滿、激動等情緒;另一種是考了低分以后,表現出焦慮、急躁不安、自卑、迷茫甚至惶恐等情緒。
解決辦法:此類學生需要老師多給予愛心和耐心,制訂出調整方案,一步步進行糾正。幫助學生由易到難重拾自信,增強自我管理能力。
8.缺少思路型
癥結所在:做題太少,需要強化訓練。
具體分析:此類學生主要體現在看到試題后不知如何下手,也不知道如何審題、如何運用知識點來解題。他們往往感覺課堂知識都學會了,但是一考試就蒙了。
解決辦法:培養(yǎng)快速切題能力,拓展發(fā)散思維。此類學生要在平時加強審題的訓練,學會快速判斷題型,并且能夠確定題目所考察的知識點。建議深入做些經典題,培養(yǎng)自己快速審題的能力,拓展發(fā)散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