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對于二胎有哪些新規(guī)定
2017年對于二胎有哪些新規(guī)定
二胎政策的實施效果如何呢?是否有什么影響呢?這些問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在考慮。下面我們跟隨學習啦小編一起來看看二胎新規(guī)定,一起來看看吧。
二胎的新規(guī)定介紹
2015年10月29日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堅持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完善人口發(fā)展戰(zhàn)略,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
2015年12月27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這就意味著,2016年元旦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按修正案中規(guī)定,生育一孩或兩孩的夫妻均可獲得延長生育假的獎勵。法律修改前按照規(guī)定應當享受扶助的失獨家庭,將繼續(xù)獲得扶助。
生育要有計劃,但計劃也并非一成不變。從1980年提倡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到1984年提出在農村適當放寬生育兩孩的條件,然后是2013年單獨二孩政策的通過,再到今天的全面放開二孩,我國計劃生育政策一直在處于動態(tài)調整的“進行時”。
人口專家、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陸杰華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后,從群體上看,“70后”受益最大,“80后”和“90后”生育二孩的占比較大,而“50后”和“60后”趕不上末班車。
陸杰華說,全面放開二孩只是第一步,想要達到政策的預期目標,讓大家敢生二孩、實現長期穩(wěn)定適當的生育率,下一步需要考慮如何鼓勵和引導符合政策的育齡婦女在寬松的法律政策環(huán)境下生育,尤其是社會公共政策,從女性職業(yè)、產假、醫(yī)療衛(wèi)生、教育等方面,都需要相應的公共政策來推動,降低養(yǎng)育成本。
他認為,全面放開二孩后,總和生育率已達到平衡,低生育率趨勢難以改變,尤其是“80后”和“90后”,生育觀念發(fā)生了根本改變,所以需要觀察政策的效果,如果達不到預期目標,可能會有第三步調整,比如調整社會撫養(yǎng)費或者鼓勵三孩等。
雙獨家庭生二胎政策
2015年10月29日起,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這是繼2013年,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的又一次人口政策調整。至于早前全國實施的“雙獨二孩”政策,也會退出歷史舞臺。
什么是“雙獨家庭”?雙獨家庭就是符合以下三種情況之一的夫妻雙方所組建的家庭:
1、獨生子或獨生女,即無同父同母、同父異母、同母異父,或收養(yǎng)的兄弟姐妹;
2、夫妻未生育而只依法收養(yǎng)一個子女,可視為獨生子女;
3、夫妻合法生育或收養(yǎng)兩個及兩個以上子女,而現在只存活一個子女,且女方未滿49周歲的,現存活子女視為獨生子女。
雙獨夫妻申請生育二胎,不僅要提供自己的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原件及復印件,還要提供夫妻雙方父母的戶口簿、身份證、結婚證(如果父母離異、再婚,則需要提供離婚判決書或調解書、協議書、離婚證),同時,還要提供夫妻雙方及各自父母所在單位、村(居)民委員會及鄉(xiāng)(鎮(zhèn))政府、街道辦事處所出具的相關婚育證明。如果夫妻雙方父母屬再婚,提供的材料應包括親生父母及繼父母的相關證明。
夫妻雙方要親自持相關材料到轄區(qū)計生部門申請辦理生育證。而在雙獨夫妻二胎申請被批準后,先前發(fā)放的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及其他相關獎勵也將被計生部門收回,而后按規(guī)定發(fā)放生育證。
為雙獨家庭放開二胎政策,對國家來說,能有效減緩老齡化步伐,讓人口結構趨于合理;對家庭來說,能有效分攤養(yǎng)老壓力。這對經濟發(fā)展、社會安定都有著重要意義。
二胎新規(guī)定解毒
1.全面兩孩政策落地效果符合預期嗎
對此,國家衛(wèi)計委副主任王培安在2016年11月舉行的人口與發(fā)展高級資訊會上表示,根據計劃生育、住院分娩統(tǒng)計和各省出生人口與孕情資料綜合研判,2016年出生人口將超過1750萬,大致相當于2000年前后的出生的人口規(guī)模,與全面兩孩政策出臺時的預判基本吻合。
從實際情況來看,今年受到政策調整和猴年生育高峰的疊加影響,部分醫(yī)療機構已出現新生兒數量明顯增加情況。記者從北京婦產醫(yī)院獲悉,2016年1月至11月,有13420多名嬰兒在該院出生,比去年同期增加19.8%,其中二胎占30%左右。
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此前表示,全面兩孩政策的實施將使中國總人口規(guī)模的峰值延后3年左右,于2028年前后出現,達到14.50億人,比維持原來較嚴格的生育政策下的峰值人口多3500萬人。
2.一床難求問題如何解決
伴隨著生育需求的增長,不少地方,特別是大城市出現了產科床位供不應求的現象。
例如,浙江省衛(wèi)生計生委方面今年12月時透露,今年浙江分娩人數預計達到70萬,較去年增加了6%,該省缺少產科床位4700張,缺少兒科床位近1萬張。
對此,國家衛(wèi)計委今年9月就提出,要著力緩解產科“一床難求”問題,力爭“十三五”時期增加產科床位8.9萬張、增加產科醫(yī)生和助產士14萬名。
在地方層面,已經有政府及醫(yī)療機構采取了措施。例如,北京此前提出,要通過調整科室病房、購買民營機構產科病房等方式增加產科床位。
記者了解到,目前北京婦產醫(yī)院取消了產科特需病房,將產科特需病房改為普通病房,增加了18張床,產科床位達到240張。
全面兩孩實施滿一年取消生育限制全面兩孩政策實施一年
3.產假陪產假制度完善了嗎?
在休假制度方面,目前,已有至少29個省份出臺了新修訂的地方版計生條例,明確產假、陪產假期限。且上述省份均在法定產假的基礎上延長了本地的產假期限。
例如,重慶新修改的計生條例中指出,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生育的女職工,在國家規(guī)定產假的基礎上增加產假30日。
另外,重慶規(guī)定,符合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生育的女職工,經本人申請,單位批準,產假期滿后可連續(xù)休假至子女一周歲止。
陪產假方面,29省份中,最短的陪產假有7天,最長的則有1個月之久。
4.民眾的生育意愿如何
在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前,就有專家分析稱,政策預期效果可能受到實際生育意愿影響。目前,民眾的生育意愿究竟如何?
2016年12月,全國婦聯發(fā)布了一項針對北京、遼寧等10省(市)21個市(區(qū))0歲-15歲兒童父母的調查顯示,53.3%的受訪一孩家庭不想生育第二個孩子。
對這一數據,全國婦聯兒童工作部部長陳曉霞分析稱,由于生育成本、經濟負擔、照料負擔等問題,相當一部分家庭存在“不敢生、不愿生”現象,已經生育兩孩的家庭對于相關公共服務和家庭教育指導提出新需求。
5.全面兩孩會是生育政策調整“終點”么
從獨生子女到“單獨兩孩”、再到“全面兩孩”,為應對不同時期的人口問題,中國計劃生育政策經歷了不斷調整和完善。未來,生育限制會否進一步放開?
2016年11月,由中國社科院人口所主編的《人口與勞動綠皮書》發(fā)布。《報告》稱,“全面兩孩”并不是生育政策調整的終點,應該根據實際的生育指標發(fā)展變動趨勢,及時做出調整或保持生育政策的決策,以調節(jié)人們的生育行為適應社會、經濟、環(huán)境、資源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需要。
《報告》提出,為避免落入“低生育率陷阱”,中國未來可能需要進一步放寬生育限制,甚至取消生育限制。
不過,2016年兩會期間,當被媒體問及中國何時會全面放開生育政策時,國家衛(wèi)計委主任李斌曾表示,沒有時間表。
她強調,國策要堅持,生育政策會根據每一個階段人口發(fā)展的趨勢來進行科學的研判,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做出生育政策的調整和完善。
猜你感興趣: